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2025年4月9日,qy球友会体育官网在4J137会议室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教学观摩活动,全院无课教师参加。
活动中,郝晨光、李佳、胡天赐三位教师立足专业课程特色,分别以《玉石雕刻基础》《构成艺术》《传统及现代手工艺材料》三门课程为示范课展开了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郝晨光老师通过《玉石雕刻基础》课程,以传统玉雕技艺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匠心传承”的文化内涵,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其中结合课程特点在课中教学环节突出了以“导、思、探、练、展”的教学思路;李佳老师则在《构成艺术》教学中,通过分析经典设计案例,挖掘美学规律背后的辩证思维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索艺术表达中的社会责任;胡天赐老师在《传统及现代手工艺材料》课程中,通过对比古今工艺材料的演变,阐释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与现代创新的使命担当,以木质材料的榫卯结构和现代加工方法对比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思索。
讲课结束后,示范老师与听课教师进行了此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研讨环节。教研室主任董莉萍率先发言:郝晨光老师的“导、思、探、练、展”五步教学法具有范式意义,结合自己在《珠宝设计专题》课程中尝试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非遗思政切入点,发现学生通过亲手复刻传统纹样后,在创意转化环节更能自觉运用东方美学语言。并现场展示了学生将“八宝纹”解构重组为现代首饰的设计图纸,引发在座教师的热烈讨论。
孙鸿蒙老师则从课堂互动角度提出思考:胡天赐老师用榫卯结构模型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传统工艺效率是否与工业化冲突”,这种认知冲突正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契机。结合自己在《首饰制作工艺》课程中设置“古法錾刻VS 3D打印辩论”环节,发现00后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反而成为传统工艺现代价值的主动传播者。
周湘宁老师跨学科视角补充道:珠宝专业的材料学课程天然具备思政基因,当我们在讲解翡翠矿床形成要上亿年时,引导学生要“珍视资源、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分析合成宝石技术时,对比我国人工晶体研发从跟跑到领跑的历程,学生眼中的材料参数突然有了文明的温度。
王立咸副教授最后总结强调:课程思政要避免“贴标签”,必须建立珠宝专业专属的思政元素图谱。建议组建跨教研室团队,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文化传承、创新意识等12个核心要素形成可迁移的案例库,同时开发'隐性思政'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作品叙事性陈述等创新考核方式,让价值引领真正落地。
未来qy球友会体育官网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珠宝行业人才。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示范教学为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指出了进一步深化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和手段。未来qy球友会体育官网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珠宝行业人才。